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战狙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二战狙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期间,中国军队大量装备过狙击步枪吗?
现在没一把带瞄准镜的98K你都不好意思说是拍抗日剧的。当时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科技,工业都远远落后于西方,自产根本不可能,那么有没有可能从国外购买呢?举个例子,今天 *** 如此发达你让一个一辈子没出过门的人去买块好手表,你猜他知道百达翡丽,DW,欧美诺丝,这几种表的佩戴场合吗?蒋介石作为一个盘踞在江浙一带的军阀,在面对其他地方的军阀时考虑的买武器是买什么?别看江浙接触洋人多又有钱,他既不了解特种部队也不知道狙击步枪,这和现在抗日神剧动不动特一营,周卫国之流是不一样的。其实这个也不怪洋人,不是他们不卖,他们也没有。欧洲特种部队是二战欧战开始以后才有的概念,狙击更是最近几年才完善的理论。至于狙击镜这种东西,也是欧战以后才有的,一战时确实有更多的是士兵个人行为。
狙击手和狙击作战是现在人的称呼。过去我们称谓冷 *** ,神 *** ,其作战称谓放冷枪。在抗战初期,国民 *** 曾从德国进口部分代瞄准镜的加强型K98步枪作为狙击枪,后又从美国进口少部分非军用狙击步枪,但随着战争进行,这部分枪已经损失大部分,国人只能从现装备的步枪和缴获的日制步枪中选择质量较好的枪支作为冷枪或神枪使用,这批枪未安装瞄准镜,使用这些枪的战士叫冷 *** 或神 *** 。特别是在敌后的八路军广泛开展冷枪,冷炮战,实际上就是狙击战。
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仍选用莫辛纳干,三八式,中正式中选取作为冷枪战的主要武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面对越军的狙击手,我国开始在56式和63式步枪上加装燕尾槽配瞄准镜做为狙击枪使用,但效果不好,后缴获苏式狙击枪后,迅速仿制,名为79式,即现在的85式,当时我们仍管狙击手作战称为冷枪或神 *** 作战。
随我国军队的开放和对外交流,逐步对冷枪有了更深的认识,逐渐引狙击概念,开始我国全新的狙击战新研究,各种枪械,战术,附属配件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
不请自来,中国军队在抗战时期装备过“狙击步枪”,只不过都是 *** 改的
德械师装备的毛瑟1924式 ***
1935年德国顾问就曾建议 *** 军应配置狙击手这一编制,随后国民 *** 于1935年11月从德国购买了120支配置有光学瞄准镜的1924式重枪管型 *** ,其实该枪就是二战时德国大量使用的98K型狙击步枪的前身,只不过枪管相对于毛瑟98K来说变得更厚,并且膛线更多。国民 *** 1935年财政部开支列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大手笔”:“购毛瑟24 *** 120支,配望远镜式瞄准镜,每支配弹2000发,另配备用枪膛30支,望远镜式瞄准镜30支”。
雷明顿30式 ***
1936年,中央教导队挑选了300名优秀射手,在德国教官的指导下开始进行狙击训练。淞沪会战期间,美国华人也曾向国民 *** 捐赠雷明顿30式 *** 1200支,也都有光学瞄准镜。据称, *** 军队在淞沪战场上使用狙击手作战后,日军曾急电大本营:“中国军队大量配置神 *** 对我军造成大量伤亡”,要求支援。而在日本神 *** 上阵之后,由于 *** 军队的狙击手缺乏相关训练,因此在对抗中没占到上风。
欢迎订阅“武装编辑部”头条号,有更多更好看的军事短视频等您来看!
好莱坞大片《兵临城下》,是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其描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真实发生过的苏德两位顶尖狙击手的对决。两人都是名列世界十大顶级狙击手的人物,他们相互斗智斗勇,过程惊心动魄,精彩纷呈。
世界历史上最厉害的狙击手是芬兰的西蒙·海耶,他在苏芬战争中狙杀了542名苏军战士,职业生涯共射杀705人,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狙击手。中国头号狙击手则是志愿军战士张桃芳,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用442发子弹,狙杀敌军214名,其命中率让人匪夷所思。张桃芳也是世界前十的顶尖杀手。
二战中有非常多的著名狙击杀手。中国抗战时期的狙击手,相比外国同行却是无声无息,没有什么耀眼的战绩。
早在1935年,国军就有了狙击手的编制。这是根据德国顾问建议设置的。狙击武器也是从德国进口,120支1924式重枪管型 *** ,每支配置2000发子弹,并且都配备有望远镜式光学瞄准镜。这种武器就是德国二战中的98K型狙击步枪的前身。淞沪会战时期,美国华侨又向国民 *** 捐赠了1200支,带光学瞄准镜的雷明顿30式 *** 。
实际上,中国狙击手们在抗战中,还是取得过一些不错的战绩。淞沪会战时日军被我军狙击手大量射杀,因此急电日本本土要求支援。日军在派出大批神 *** 驰援后,才压制住国军的狙击手。
武汉会战时,一位国军士兵获得了武汉城防司令部通令嘉奖。这位士兵就是一位专业狙击手,他用一支步枪阻挡一队日军,3天击毙日军57人,击伤42人。
八路军没有狙击步枪,却有一些厉害的神 *** 。刘伯承元帅曾亲自指示要培养特等射手,造就一枪一敌的神射手。刘伯承与彭德怀两人都提到过一位名叫刘二堂的人,就是一位神 *** 。八路军曾狙杀日军少将吉川资。开国少将彭清云曾亲手一枪命中中将常冈宽治。
总体而言,二战中国狙击手无法与苏美德,这些超级杀手层出的国家相比。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的狙击武器与世界一流强国差距很大。二是中国士兵训练水平有限。三是没有灵活机动的狙击战术。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狙击手需要战友的大量支持,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而中国军队实力不够,无法提供给狙击手这样的环境。志愿军能涌现出张桃芳这样的王牌狙击手,原因就在于志愿军火力全开时,能压制部分敌军,从而给张桃芳提供巨大支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凡表现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不管合适不合适,都要在其中安排一个、或者几个狙击手,仿佛没有狙击手就不会打仗一样。究其原因,这很可能是受到了苏/俄和西方电影的影响,尤其是《兵临城下》和《拯救大兵瑞恩》这些褒贬不一的西方电影上映之后,国内的影视从业者觉得在自己的片子里不加几个狙击手就不足和国际接轨一样。
但是坦率地说,现在屏幕上狙击步枪满天飞的情况是不符合当年真实情况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军队大规模装备过狙击步枪,至多使用过一些带瞄准镜的民用枪。但是这些东西和真正的狙击步枪还是不一样的。况且几百支的数量和几百万的军队比起来,无异于杯水车薪,更说不上大规模装备。所以题主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军队没有大规模装备过狙击步枪。但是在极个别情况下确实使用过缴获的日式狙击步枪。目前有确实证据的就是在1945年的东平战役中,八路军使用过缴获的99式狙击步枪。不过遗憾的是当时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只有在曾思玉将军的回忆录中提到过。而且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印刷错误,文中并不是直接称之为狙击步枪。
二战期间杀敌最多的狙击步枪是什么枪?
二战时期杀敌最多的狙击步枪是苏联制造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这种步枪采用7.62毫米口径,射程达到800米,准确度极高,在战争中被广泛使用。据统计,苏联红军狙击手使用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共击杀了超过50万名德国士兵。
随着二战的发展,狙击手在军队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训练有素的狙击手在战场上对敌军造成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苏联M91-30、德国毛瑟98K、美国M1903、英国MK.I、日本九七式都是二战时期的狙击作战的著名枪械。其中德国和苏联对于狙击手的培训和战术最成熟,产生的战果也最多。但毫无疑问,经历多次大战的苏联军队的M91-30无疑还是战果更大的。
苏军莫辛纳甘枪被广泛装备。多种型号的莫辛-纳甘步枪作为俄国军队和苏联红军的制式武器,服役期长达60年,并被中国、芬兰、匈牙利、波兰、朝鲜和其他一些国家使用。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莫辛-纳甘"步枪生产数量超过1700万支,仅1939年一年前苏联就生产了8万多枝莫干纳辛式狙击步枪。 而在抗日战争期间1939年当时中国 *** 就订购了5万支步枪。该枪在参加了之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格林纳达等等几乎所有战争中。生产数量大、用途广泛、使用时间长、参战经历多等等都是该款系列枪械大量杀敌的保证。
受到使用该枪专业训练的 *** 众多。在苏联,最多时40万个稍微有点脑子的红军接受了使用莫辛纳甘的狙击训练,其中9000个尖子生还接受了进一步的狙击手培训。苏德战场的残酷造就了众多狙击英雄的出现。无数军人倒在狙击手的枪下。二战狙击手杀人排行前十除了之一名是芬兰的西蒙·海亚,其他全是毛子狙击手。而且配发的大多都是莫辛纳甘,这些王牌狙击手包括西蒙用的也是莫辛纳甘。可见号称杀敌最多狙击布枪的莫辛纳甘步枪不是浪得虚名。
德军狙击手的制式武器是配备4倍瞄准镜和6倍瞄准镜的7.92毫米口径毛瑟Kar98k狙击步枪,它是二战中最早使用的狙击步枪。战争期间,共有129468只毛瑟Kar98K狙击枪装备部队。德军还装备了部分缴获的苏制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德军狙击手在东西线作战都发挥了不小的用。
训练有素的狙击手加上性能出众的狙击枪,绝对是战场上军人的噩梦,小投入大产出的狙击手都被军方给予足够重视。
肯定是莫辛纳甘啊~二战时毛子让40万个稍微有点脑子的红军接受了狙击训练,其中9000个尖子生还接受了进一步的狙击手培训。而且配发的大多都是莫辛纳甘,二战狙击手杀人排行前十除了之一名是芬兰的西蒙·海亚,其他全是毛子狙击手。然而之一名的西蒙干的就是毛子..这个很有意思。不过西蒙用的也是莫辛纳甘....
二战期间自号杀敌最多的狙击布枪是苏联制造的莫辛纳甘步枪,我国称此枪为水连珠。德国人使用的毛瑟98k狙击步枪,则是二战中最早使用的狙击步枪。这两把优秀狙击步枪,都在二战中创下了成功狙杀上百人的记录。
1、毛瑟98k步枪是二战中纳粹德国狙击手的制式武器,造成了一些苏军官兵的伤亡。
2、原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二战中苏联红军狙击手用该枪杀死了大量德军官兵,抗美援朝战争中在上甘岭的32天里,我志愿军战士张桃芳用着一支无瞄准镜的只有弧形标尺的莫辛-纳甘M1944式步枪,用436发子弹,共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志愿军冷枪狙击杀敌的更高纪录。
二战时期最著名的狙击步枪都有哪些?是如何排名的?
感谢邀请。
蓝色空间量子回答。
准确来说二战时候没有狙击步枪和狙击手,称呼他们精确射手步枪和神 *** 比较适合。是那种不装瞄准镜是步枪装上瞄准镜当狙打的步枪。
Kar.98K狙击步枪
莫辛纳甘狙击步枪
九七式狙击步枪(三八大盖改进的)
春田式狙击步枪
李—恩菲尔德狙击步枪
至于排名的话。没有官方排名。
量子自己排下,完全是根据自己喜好。(不喜勿喷哦)
98K,李—恩菲尔德,莫辛纳甘,春田式,九七式
那会儿没有狙击步枪,配合低倍望远镜的战术步枪,熟悉狩猎远距离射击和射击运动员担任,也没有实际的狙击战术,都是自己打罢了,现代战争也不需要狙击手,尤其无人机已经加入实战,除了小规模局部战争需要狙击手,还有警察部队需要狙击手,实际大一些的战争狙击手没一点作用,训练狙击手的费用,一个玩游戏的人控制一个手柄键盘就完成,这就是战争的恐怖。
几乎每个主要参战国的主力步枪都有狙击型号,当然不包括我大民国。
至于排名我觉得没啥意义,拿之一的枪也会排名靠后的打死,何况多数人是被炮炸死的。
当然你要问如何排名,我就告诉你无非是根据个人好恶凭着感觉瞎排,比如哈德的多加上吃鸡,所以98K就是之一了。
没听说哪国官方搞过排名的。不过要论打死人多少纪录来算,恐怕还是莫辛纳甘系。
其他比较著名的比如M1903狙击型,M1狙击型,李恩菲尔德狙击型,托卡列夫狙击型,G43狙击型,97式、99式狙击枪。都说了主要型号都有还非得重复一遍。还有意大利的卡尔卡纳M1938狙击枪算不著名的,法国MAS36据说也有狙击型,没见实物。
二战时期最有名的狙击步枪当属莫辛纳甘狙击步枪。因其稳定性,还有简单的构架,让他深受苏军的血。成为二战中更好最厉害的一把狙击枪。在战场上的瞄准距离是400米,而用了瞄准镜,他的狙击距离可以达到800米。因声清脆,特别是供弹发射动作干净利落,连续发射时如同水珠溅落,因此而又称连珠枪。
二战时期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而只是挑选出出厂时验收精度较好的步枪,安上3-6倍的瞄准镜当狙使。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批按了瞄具的枪更像是现代意义上的准射步枪,而非狙击步枪。
至于给枪排名这种做法其实没必要,只要不是太烂的枪,在可靠性、初速、弹道、终点杀伤力、射速等方面都有自己擅长的优势,给他们笼统排名是很地摊的做法。
就拿比较常见的来说
Kar 98K是最为人熟知的,一般用ZF41(1.5倍)和ZF39/4x这类四倍瞄准具
后来Gew43这类半自动步枪也有专门的狙击版,瞄具和98K一样,1.5-4X为主
英国人自然是万年恩菲尔德,在No.4 MarkI步枪上安装了No.32瞄准镜,倍率2-3。但由于闭锁强度的问题,射程比不上毛瑟枪机,一般只能解决600米之内的目标。
还有一批一战时期造的No.1 MarkIII重管型,精度比普通恩菲尔德更好,二战时期也有使用。
日本的九七式狙击步枪是改自三八大盖,用了轻量化的枪托和一个单脚架,在枪机左侧安装一个2.5倍的瞄具,由于枪管长,而且狙击时候往往会使用6.5mm的减装药弹。因此枪口的火光和烟雾非常小。当然后来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人用的是7.7mm的友坂99,同样是2.5倍瞄具。
莫辛纳甘型号众多,用作狙击枪的是91/30型这种长步枪(1232mm)。早先也是安装4倍瞄准,后来缴了德棍的ZF4之后逆向仿制了更小巧的3.5倍镜。
和德棍一样,毛子的SVT40这种半自动步枪也有狙击版
美军的春田M1903A4是专门的狙击订制版,采用了更高精度的枪管,改良了枪托,甚至连机械瞄都拆掉了,使用2.5倍瞄准镜,也有超长的Unertl 8倍镜。
而美军当时制式步枪M1加兰德其实也有狙击型,但是推出的时候都45年了,所以基本没在战场怎么露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战狙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战狙击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