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铁心灭绝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铁心灭绝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中,你认为更佳的铁搭档是谁?
之一对:刘备和 诸葛亮
刘备和诸葛亮相识于茅庐,两人初见便相谈甚欢,刘备感叹孔明其才智,远大的抱负,未出山便尽知天下事,谈笑间三分天下,刘备有其一。诸葛亮感恩刘备的赏识,刘备如伯乐,孔明便是千里马。备得孔明如鱼得水,孔明遇刘备犹如再造父母。
刘备曾对关、张二人说过,妻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在前期,经常和诸葛亮盘膝长谈,每每深夜吃则同食,睡则同榻,盖则同被,关羽和张飞经常妒忌孔明,感觉刘备只疼爱军师,忘记了兄弟。
然而刘备和孔明的搭档不限于此,军中大事,国家的治理都是以孔明为主,孔明深知刘备之心,在经济、 农业
尤其在荆州方面,孔明让刘备哭,刘备立马在鲁肃面前哭的撕心裂肺,两人一哭一劝,把鲁肃打发了。
张飞爱喝酒误事,孔明和刘备神搭档,刘备唱白脸可以去,孔明唱红脸不可以,把张飞忽悠的团团转,张飞因此写下军令状,连克数城。
老黄忠神勇,在攻打 定军山 夏侯渊
第二对:周瑜和鲁肃
其实周瑜和鲁肃很早就认识,鲁肃出身世家,家资颇丰,为人正直,喜爱结交贤士,鲁肃早期遍地求学,深得东郡人士的敬仰,当年周瑜带兵无粮可吃,鲁肃借粮给周瑜,两人从此相识,相谈甚欢,成为了更好的朋友。
鲁肃是周瑜引荐给孙权的,孙权很是信任鲁肃。在派系方面二人都是孙权的“淮泗派”,属于老乡老班底,在孙权集团内有共同的对手“江东派”。
在对曹操方面二人都是主战派, 军事 赤壁之战
在“三国鼎立”这一东吴国家战略方针上,鲁肃是构想者,周瑜是执行者。
在讨要荆州方面, 周瑜
第三对:曹睿和 司马懿
司马懿的一生跌宕起伏,司马懿这辈子最该感谢地就是曹睿,没有曹睿的重用和托孤,司马懿很难有翻身的机会。曹睿是继曹操之后,很有才智的主公,诸葛亮六次北伐大多发生在曹睿执政期间,如果没有曹睿的合理调度,举贤任能,和司马懿的神搭档,何来大魏的长治久安,也许真被诸葛亮逆袭了。
曹叡处事沉着、刚毅,明识善断,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几个辅政大臣形同虚设。当时主要的就是曹真和司马懿,曹真一直都是大司马,掌握着军权,曹真一直心有忌惮,因为曹氏家族世代提防司马懿,深知司马懿不甘久居人下。
曹睿利用这一点,相互的协调,曹睿在战略上和治国方面更重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向来出什么对策,都会告知曹睿不要说出是他提议的,曹睿深知司马懿之意,每每颁发政令都以自身所写,因为他俩的搭档,司马懿和曹真的关系不至于那么僵硬,在抵御诸葛亮的北伐上,起到了至关作用。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睿派司马懿前去防守,不久, 诸葛亮
司马懿和曹睿的搭档更多是相互利用,曹睿利用他拒敌,司马懿利用他得权,他俩的搭档才是真正的暗藏杀机,都说曹操是枭雄,司马懿才是 三国 司马懿
三国中更佳的铁搭档是哪一个组合呢?我认为是刘备和诸葛亮。而曹操和孙权都没有自己的铁搭档。因为铁搭档要具备三大要素,一是关系比较亲密,二是互补性强,对搭档帮助很大,三是根本目标一致。
刘备
刘备和诸葛亮就像刘备自己所说的是鱼和水关系。在没有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争霸天下的事业颇为不顺,好不容易继承了陶谦的徐州也没能够守住,最后颠沛流离先是投奔袁绍后来又依附刘表,无所事事以致长出肥肉暗自流泪。后来终于在“三顾茅庐”后获得了良佐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他指明了争霸天下的策略。从此之后刘备和诸葛亮在匡扶汉室的共同目标下共同奋斗,成为了铁搭档。而关羽和张飞虽然和刘备在历史上有“桃园三结义”的传闻,但是对刘备的帮助不如诸葛亮大,和刘备更多的是上下级之间的附属关系,严格来说够不成搭档关系。
诸葛亮
曹操有可能成为铁搭档的有荀彧和郭嘉,荀彧一开始确实对曹操帮助极大,关系也比较亲密,没有他曹操不可能取得统一北方这么大的成就。可是荀彧和曹操的根本目标是不一致的,荀彧要的是曹操像周公一样匡扶汉室然后功成身退,因此几次劝说曹操解甲归田。在曹操封魏公加九锡的时候也出来阻止。而曹操则想要架空汉献帝的权力,为后代篡位铺好道路。因此两人的根本目标南辕北辙,最后曹操开始疏远打压荀彧,荀彧也忧愤而死,更有人说荀彧是被曹 *** 迫自杀的。至于郭嘉,为曹操屡出奇谋,可惜早早死去,以致曹操哀叹如果郭嘉还在就不会有赤壁之战的惨败。由于投靠曹操时曹操已经发迹,后来又早死,对曹操崛起前半段和生涯晚期阶段都没有帮助,使他失去了成为曹操铁搭档的机会。
曹操
孙权的铁搭档则找不出人选,因为他是继承了兄长孙策的基业,不是自己打下的天下,因此不需要再去找搭档辛苦打天下,只需要守住兄长留给他的基业,而他的兄长孙策也说他是守成之主。周瑜鲁肃等人也是看在孙策的面子上辅佐他的,因此他们之间根本够不成铁搭档的关系。至于周瑜打黄盖,那不过是战争期间的短暂配合而已,称不上铁搭档。
所以说只有刘备和诸葛亮才是真正的铁搭档,刘备和诸葛亮关系如鱼得水,诸葛亮也全程参与了刘备的崛起之路和替死后的刘备收拾残局,他们的目标也都是匡扶汉室。因此才留下了君臣之间的千古佳话。刘备和关羽张飞,曹操和荀彧郭嘉要求宽一点也可以算是比较铁的搭档了,但更佳的还是要数刘备和诸葛亮。
谢谢邀请。
在三国中,我认为的更佳搭档有三对,他们配合在一起,简直是绝配,这三对搭档都是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的能人志士。可惜,他们有的英年早逝,在历史上也只是昙花一现。
之一对搭档,为东吴的孙策和周瑜。众所周知,孙策是江东“小霸王”,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当然,在军师方面和用人方面也很优秀。早年,孙策从袁术处借来兵马,四处征战,所向披靡,打下了江东基业。
而周瑜和孙策年纪相仿,智谋超群,领兵打仗也很厉害,有“儒将”之称。《三国志 周瑜传》中记载: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我能得到周瑜你,大事可成!)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
可惜,孙策在一次狩猎中,被刺客所伤,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六岁,而周瑜在三十六岁时因病逝去。假如孙策和周瑜这对CP的寿命能长些的话,相信三国的历史将会改写。
第二对搭档,为曹魏的曹操和郭嘉。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能力非凡。而郭嘉是曹操的的得力谋士,足智多谋,帮助曹操打下十座城。例如在曹操北征乌丸时,郭嘉向曹操献策,清冰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平定乌丸。可惜郭嘉年仅三十八岁便因病去世,曹操失去一位得力谋士,更是失去了一位知己,郭嘉死后,曹操为他大哭三次。也因为郭嘉的离世,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若郭嘉当时还在,曹操定会更早统一三国。
第三对搭档,为西蜀的刘备和法正。刘备,西蜀主公,白手起家,建立蜀汉,足以说明其非凡能力。法正是刘备的得力谋士,善于用奇谋,特别是在攻打汉中时,法正的谋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刘备攻下汉中立下大功。可惜法正四十五死去,英年早逝。众所周知,诸葛亮善于内政,不善奇谋,而法正善奇谋,若法正不死,刘备的夷陵之战就不会发生。有法正辅佐刘备,三国历史也一定会改写。
不知道我的答案对题主是否有帮助呢?
谢邀,提起三国中的更佳搭档,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桃园结义的刘,关,张,他们食则同席,卧则同床,刘备有句精典的名言便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裳,他们的一心日月可签,可惜的是在关,张先后被害后,刘备失去了理智,为报兄弟之仇而加速了蜀汉的灭亡,应该不算铁塔档,三国演义中真的称的上铁搭档的应该是周瑜和黄盖,赤壁之战中黄盖自献苦肉计,与周瑜密切配合,大破曹操八十万大军,以少胜多,解了吴国灭亡的危机,可以说才是真正的铁搭档。
王允王司徒和貂蝉的密计,杀了董卓;黄盖与周瑜,诈降计成功;孙权与陆逊,放权与书生;黄忠和法正,文武相成定军山;司马昭司马师兄弟铁搭档,变魏为晋。
搭档铁心,始终不渝,同志不变,如今只想出那么几对。如果要选更佳,以黄忠和法正的搭档最吻合“搭档”平等关系。
日本安倍晋三如此坚定的制裁韩国,其目的是什么?
总体来说主要是基于三个原因,一个是教训韩国这条狗,二是打韩国这条狗给美国看,三是向俄罗斯以及东亚某国展示实力,可谓是一箭三鵰。不得不说安倍此次制裁韩国确实是挺有手腕的,文在演跟他比起来真心有点小儿科幼稚一般。
我们总是忘了一件事,那就是韩国一直都是狗,但是这条狗本来却不是美国的,而恰恰是日本的(曾经也是中国的)。日本从甲午战争后从清朝手里夺走半岛,然后便开始进行殖民统治,对韩工业输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韩国那么多企业跟日企关系密切。韩国在当时对日本非常的忠心,他们把日本称为母国,甚至日本侵华的时候韩国派兵28万人加入侵华日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丽人(本是中原王朝的狗,投降新主人后狂咬老主人)。但是呢,这条狗在日本战败后投靠了新主人,然后开始疯狂咬日本,把自己参加侵略包装成是受日本胁迫,不仅洗白了自己侵略者的身份还狂抽日本,就慰安妇,赴日劳工等问题要求日本赔偿,甚至要求日本天皇道歉。日本实际上早就恼怒这条叛逃的狗,但是迫于国际压力,先后两次对韩国进行赔偿,可是韩国依然喋喋不休。
其次,日本去年刚刚跟美国打完贸易战,由于国力问题,日本不得不对美国做出让步。这让日本很是吃瘪,他们不甘心于对美的失败,便把矛头瞄准了韩国这条美国狗,打这条狗给美国主人看,以示自己的不愤。
第三,日本正在跟俄罗斯争夺北方四岛,作为俄罗斯盟友的东亚某国也有介入的意相,日本无力对抗中俄联盟,只能来一招敲山震虎,目的在于震慑东亚某国,让某国不要介入日俄争端,因为某国跟日本在科技经济领域的合作比韩国多得多。
其目的主要有两个。
一.自民党虽然拥有议会大多数议席。
但接下来的选举。
自民党有可能失去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
安倍一心要突破和平宪法。
若自民党没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
修宪即成泡影。
对韩强硬,有利于选票上涨。
二.韩国🇰🇷无视当初与日本签订的赔偿协议。
近几年韩国不断要求日本,对韩国遭受日企业奴役的人,进行赔偿。
日本认定,根据日韩赔偿协议。
日本已经屡行了赔偿责任。
韩方目前所提要求是无理取闹。
韩方怒对日方的嚣张气焰。
韩法院判定若日方不屡行新的赔偿,将拍卖日本企业在韩的资产,用以赔偿。
日方闻听大怒。
坚决拒绝韩国法庭的赔偿判决。
故,由于以上两个主要原因,日方出了大招。
#凌远长著#
日本安倍晋三如此严厉的制裁打压韩国,究竟是为了什么?日本(以下称倭狗)向来有着尊强者为师的传统。在没有和西方发生接触以前,倭狗就一直尊强大的中国为老师。当中国命令她的周边甚至离她更远的国家向她纳贡称臣的时候,倭狗也依葫芦画瓢,强令北海道和库页岛上的渔猎民族,向它称臣纳贡。而处于中国和倭狗之间的琉球,也是备受倭狗的欺凌。
当西方的坚船利炮相继打开中国和倭狗的国门之后,倭狗🐶并没有像妄自尊大的中国清妖 *** 一样,依旧沉迷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效仿这力极强的倭狗在忍受了一小段时间的屈辱之后,就迅速的向强大的西方学习,掀起了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羽翼渐丰的倭狗,首先拿它的邻居开刀,如愿以偿的吞并了琉球和李氏朝鲜,并从中国的手中,夺走了台湾省。从罗刹的手中,夺走了库页岛南半部和整个千岛群岛,成为亚洲唯一的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
而此次倭狗对它的前殖民地韩国的严苛制裁,既有着向惯于玩弄“极限施压”伎俩的美国学习的因素,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倭狗欲借此机会打压韩国正在勃起的制造业,减少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让韩国再次成为它的经济上的殖民地。
可叹韩国这个可怜而又可嫌的国家,在倭狗的打压下也是压力山大、步履艰难。如果不是它一意孤行的部署针对我国和罗刹的“萨得”系统,真想冲上去拉它一把。
(图片来源于 *** ,版权属于图片创作者及始发媒体。)
安倍晋三制裁韩国,主要是给韩国一个教训。说实话,针对目前这个问题,韩国的确太不厚道,完全是欠收拾。
众所周知,日本是唯一殖民韩国的国家。由于这一段历史,韩国的命运和日本高度绑定在了一起。从此以后,韩国经常拿日本的殖民史说事,以获取国际舆论的同情,从日本那里获得好处。
而目前日本与韩国决裂的直接问题,则是二战时期被日本征召的韩国劳工和慰安妇问题。这个问题,作为日韩两国的矛盾分歧,前后纠缠了几十年,直到现在还是两国矛盾的主要导火索。
韩国劳工和慰安妇问题,日本的确难以推诿。但是,鲜为人知的是,日本在60年代为此赔偿了韩国大量资金,几乎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只不过,韩国却把这笔钱的绝大部分,都用在了发展经济方面,而韩国民众却大多不得而知。
后来,韩国民粹势力崛起,并开始成为韩国的新兴势力。韩国每一次总统更替,随之而来的就有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最典型的就是否认前任,甚至可以推翻前任的任何做法。比如,关于日本和韩国在60年代达成的谅解,韩国新兴势力就不予承认。只不过,损失的,却是韩国的国家信誉问题。
现在,韩国但凡要利用民粹了,就会把历史重提,渲染日本对韩国的伤害。这种举动,对于日本而言,其实和撒泼没有区别,只不过是国家撒泼而已。在国际上,韩国闹一两次,国际普遍还是持同情态度的,而闹得多了,反反复复都是那么一回事,国际舆论也逐渐偏袒日本了,这也是日本义无反顾制裁韩国的原因之一。
安倍出手制裁韩国,时机把握的非常好,既打击了韩国又讨好美国,可谓小聪明发挥到了极致。
安倍打击韩国,就是给韩国一个下马威,也是做给美国看的,提高日本在美国心中的地位。在美日韩三国盟友关系中,日韩是围绕美国转的,而韩国实力最弱小,日本有气自然向韩国发泄了。特朗普对文在寅是不满意的,屡屡在军费和贸易上硬顶美国,朴槿惠在时对美国多好啊,要什么给什么。文在寅不同,总是以民族自尊来对抗美国,忘记了韩国是美国奴仆的事实,特朗普是想换掉文在寅,让一个亲美的总统上台。安倍看出了特朗普的心思,立刻跟进制裁韩国,也是表现给美国老大看的,再说安倍也想通过制裁警报文在寅,别乱来,否则没好果子你吃。文在寅上台后,一直想推翻前任对日本在劳工赔偿问题,慰安妇问题的妥协,日本不想韩国纠缠下去,已经解决的事不想翻出来,可是文在寅一直咬着不放,所以安倍出手了,击中了韩国的软肋,告诉你以后对我老实点,别给脸不要脸,否则没有好果子吃。安倍出手的时机很好,既讨好了美国,也给了下马威韩国,为将来的日韩谈判中争取主动地位。
日韩既是美国盟友,也是互相竞争关系,竞争美国的资源和支持。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什么武器,日本有一份,韩国同样要求有一份,战斗机,坦克,军舰等等,反正日本有的,韩国都要一份,大家争着买美国的武器,除了交保护费之外,就是提高自己在美国心中的地位。虽说日韩都是美国的盟友,但是地位有高有低的,高的能拿到美国更先进的武器和技术,低一等的只能吃残羹剩饭了。而安倍现在出手,就是告诉美国,你看我日本比韩国强大吧,我一出手,韩国就吓尿了,可见我日本才是你美国最强大的盟友,以后你有什么先进的武器和技术优先提供给日本吧,有什么好处想到的是日本,而不是韩国,日本的价值比韩国强多了。这就是安倍的心态,美国也是看饭下菜,你强跟你合作,你弱砍你一刀,美国就是这么现实,弱小的在美国那里是拿不到好处的,韩国就是典型的例子。美国是需要有价值的棋子,显然日本这颗棋子比韩国强多了,韩国在和日本的竞争中输了一筹。
安倍这个人很会耍小聪明和揣测别人的心思,韩国本来实力不强,安倍不打你立威,打谁啊,捏柿子也挑软的捏嘛,对提高安倍在国内的声誉是有好处的,日本民众看到安倍欺负韩国那么爽,自然大力支持安倍了,支持率上升,对安倍的政治生涯非常有好处,这也是安倍出手打压韩国的一个原因之一。
为什么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王安石的变法内容给废止了?
如果说司马光在熙宁年间反对变法勉强算是给新法提出意见,考虑百姓利益,出以公心的话,那他东山再起后全面废除新法的表现完全就是发泄个人私愤,后果极其严重。
综观司马光一生,干了一件小事,两件大事。一件小事是砸了自家的缸,两件大事是修《资治通鉴》和废除新法,而废除新法这件大事几乎葬送了大宋的江山。
司马光家庭条件优越,科举入仕后仅干过几任州县通判,之后一直在中央混,严重缺乏主政地方经验,不了解基层实情,是出了名的嘴炮,虽然经常给皇帝提意见上奏折,时刻把国家和百姓利益挂在嘴边,但你从他的传记里,根本看不到干过什么实事。
熙宁年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司马光从一开始就表示反对,他和王安石本是好友,多次书信往来争论新法(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就是讨论新法内容),始终无法谈拢,谁也不肯让步(两人一个“拗相公”,一个“司马牛”),越到后来言辞越强烈,最后司马光牛脾气一犯,自己主动请调,跑到洛阳去修《资治通鉴》了。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宋哲宗即位,英宗高太后(神宗的母亲)听政。这位高滔滔比慈禧太后还要保守顽固,迅速召回了反对变法最卖力的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范纯仁、苏轼、苏辙人,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司马光在洛阳修书十余年,在盛年之时远离权力中心,对仕途负面影响极大,这很可能让他对新法产生了个人私愤,重新上台后,他把新法比之为毒药,必欲除之而后快。
由于新法是神宗皇帝坚决推行,原则上新即位的皇帝是不能废除前任皇帝政事措施的,但司马光不愧是大学问家,他振振有词地说:“‘孔子说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谓孝矣’,那是说对国家百姓有益的不能改,像新法这种祸国殃民的事,必须立即就改!现在军国大事由太后和皇帝共同处分,太后是神宗皇帝他妈,‘以母改子’,完全行得通嘛!”
司马光找到理论依据,取得高太后支持后,竟在短短一年五个月内,几乎将新法全部废除,他曾限令全国各地5天内废除免疫法,恢复差役法,大家都觉得太过急促,只有开封知府蔡京如约完成,司马光一听,高兴地说:“若是人人都像蔡京,天下还有干不成的!”
对司马光的倒行逆施,很多旧党也看不惯,原来反对新法的铁杆们如范纯仁、苏轼、苏辙等等,都认为免疫法、青苗法是利大于弊,可以适当调整,不同意全部废除,但司马光压根不听,一意孤行,居然声称:“新法不废,我死不瞑目啊!”
除了全面废除新法,司马光还不遗余力打击变法派,曾经拥护王安石变法的官员几乎全被贬黜,而且都被贬到福建、岭南等偏远之地,相对当初宋神宗和王安石只是把旧党官员调出中央的,仍在地方担任实职的处理,完全就是变本加厉,恶意报复。
司马光个人品德虽堪称完美,对史学贡献巨大,但他在政治上顽固保守,毫无作为,更无治绩,对新法的全盘废除,对新党的打击报复,对西夏的妥协投降……种种倒行逆施将个人意志凌驾国家利益之上,加剧了北宋的新旧党争,削弱了北宋国力。
后来一些别有居心的人把北宋灭亡的黑锅推到王安石身上,却把司马光奉为圣人,殊不知司马光废除新法的激进行为对北宋党争的加剧更甚于当初熙丰变法的影响。
【狄飞惊:专注历史的颜值担当作家】喜欢我的回答,请帮忙点赞、分享或关注我!
前几天发了一篇《王安石和司马光政见相争,造就了资治通鉴的诞生》一文,有位朋友在下面留言:司马光砸缸,砸了一个北宋!这句话看似粗暴,实际是硬道理!可见司马光在国人心中确实是一个顽固派,看来这不仅仅是教科书上才这样说!
关于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政见相争,那确实是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地步。司马光也是位高权重,要不是宋神宗铁心支持王安石,要是换一个耳朵软的皇帝,我估计王安石的变法派不要说为国为民了,估计脑壳都要被咔嚓!
然而宋神宗的英年早逝,让司马光得以重新上台,他一上台就彻底废除王安石的新法,这不可能没有政治报复的原因!个人理解就是政治报复!就他这个狭隘的个人恩怨,他倒是舒心了,可是大宋朝和大宋朝的子民却遭殃了,整个北宋就从此一蹶不振,直到“靖康之难”的发生!
所以说,司马光砸缸,就砸了个大宋王朝,这话有道理!功是功,过是过,他编撰了《资治通鉴》,这是对人类,对中国历史的功劳,但是比起他废除新法,这个过就比功大多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铁心灭绝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铁心灭绝者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